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正文

【“人民”攻略】射频消融术进驻通州院区,止颤有了“心”选择

2023-04-28 17:30:06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年4月17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首台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顺利完成!这意味着继起搏器植入和普通室上速消融后,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术等复杂高难介入手术也可以在通州院区展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手术由国内知名电生理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李学斌教授带领团队完成。通州及周边百姓就近就能享受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带来福音。

01

心悸三年,梦中憋醒紧急就医

家住漷县镇的王阿姨今年69岁,两年前出现心慌、气短,她没当回事。一天前,王阿姨在睡梦中突然被憋醒,心慌症状明显加重,找了家里的药物口服,不但没缓解,还出现了大汗淋漓……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家门口的大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救治。

“快,先做心电图!”经验丰富的急诊医生马上意识到不简单。

“P波消失了,出现了多个大小、形态、间隔不同的颤动F波,心室率R-R绝对不齐,查体发现,病人不规则且很快的心率,脉搏跳动的次数与心跳次数不一致,肯定是房颤了!”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典型心电图表现结合来诊断。

02

一根导管,让“失控”的心跳回归正常

“患者房颤反复发作,并伴有其他症状,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参考患者病史及一系列检查结果,我们共同商议,决定为她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王阿姨的主管医生心内科李忠佑副主任医师说。

房颤的触发是因为与心房相连的大静脉上的“心肌袖”发放快速电冲动,心房丧失有序规则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从而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心房泵血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心排血量比窦性心律时减少25%左右。因其可能会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栓栓塞的并发症。

房颤消融术不开刀,创伤小,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已成为房颤治疗的首选方法。

迷宫术需开胸后在心房做切割线和缝合线

消融治疗只需穿刺静脉血管,利用标测导管建立左房及肺静脉三维立体模型,用消融导管在左房内进行线性消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展射频消融术的医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始建于1988年,是国内最早、也是最优秀的电生理团队之一,不仅是基础电生理的“黄埔军校”,同时也是新技术应用的摇篮。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团队不仅在疑难心律失常诊治方面有着国内顶级水准,而且在心律装置植入(包括起搏器、ICD、CRT-D)、心律装置并发症的处理(起搏器感染、电极导线故障等)、导管射频消融、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多个领域拥有着卓越的表现。王阿姨的主刀医生心内科李学斌教授,就是我国最早开展房颤及室早室速的导管消融专家之一。

李学斌教授(左三)及团队为患者实施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是在X光机、射频消融仪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的辅助下,通过穿刺大腿根部血管 (像打针一样),将普通圆珠笔芯粗细的三维标测导管和消融导管,在X线引导下放到心脏内,构建三维立体解剖模型,以射频能量在心腔内划线消融,达到开胸迷宫手术的效果,损伤范围在1-3 mm。这种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可以一次性消除“病灶”。

李学斌教授介绍道。

通州院区介入中心于2023年1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拥有先进的X线设备、多功能监护仪、三维标测等平台支持。

(更多详情,点击查看)

团队配合默契,操作熟练,手术不足1小时,术中王阿姨心脏节律即恢复了正常。胸闷、心慌症状也随之消失。

房颤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电图对比

(左为住院前,右为手术后)

手术后的第二天,王大妈就开心的被家人接回了家。

专家提示

房颤危害不容忽视

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房颤患者脑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3至5倍。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房颤危害性不容忽视。

房颤发生后,心房无法正常收缩,左心房附近的附属结构内部血流缓慢并淤滞,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会由左心房到左心室,再由左心室随着血流泵送到主动脉及其分支,从而可能栓塞到外周任何部位的末梢动脉血管,最常见的便是进入脑血管造成脑梗塞,严重者还可以发生血栓栓塞、心脏衰竭等并发症。

李学斌教授强调:临床上,反复发生脑梗塞很有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出现并发症。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顺利开展不仅标志着通州院区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进一步提升,也为首都副中心以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新选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终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

供稿 | 宣传中心 钟艳宇、心内科 苑翠珍

摄影| 心内科

编辑 | 张贺

声明 |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号:rmyy 1918)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