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正文

安徽加快培育县域富民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_全球关注

2023-05-22 10:13:00安徽日报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


(资料图片)

“要念好‘土’字诀,就要做好绿文章。”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杨亚明表示,发展乡村产业,安徽既要从自身特色出发,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充分发掘各地有特色的产品,同时要着眼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绿色种植,要将标准化贯彻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各环节,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

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努力将创新开拓的触角从第一产业升级到第二产业、从土地转移到车间,聚力打造一批“舌尖”上的产业集群,才能让小小“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发展绿色种植

提升农产品品质

“桐城小花”为什么好喝?“除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外,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也是重要原因。”当地茶农说。

5月11日下午,从桐城市中心驱车约15分钟,记者来到城西北的龙眠山,这里是“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区之一。从山顶望去,云雾缭绕,山坡上是一片片翠绿的茶园。

“不仅要保证土壤、水不能有污染,肥料也要用有机肥和饼肥。”桐城市龙眠生态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祥英带着记者穿梭在茶园中,指着身边的设备说,“这种杀虫灯装了10台,花费8万元,可以物理杀虫,减少农药使用;这个是物联网喷灌系统,投资50多万元,可以智能灌溉、定量施肥;除草机花了十几万元,可以减少除草剂使用……”

“土特产”要升级为大产业,首先要在生产环节做好文章。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受产区、种植习惯、投入品等因素影响,“土特产”往往品质差异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突出。

为此,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推进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强调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目前,我省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总数达6036个,其中绿色食品达4309个、居全国第2位,有机农产品达1608个、居全国第3位,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占全省食用农产品生产规模的比重达35.93%。

发展绿色种植、转换生产方式划算吗?“光是物联网建设,就可以增加20%产量,每亩降低成本1000余元。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茶叶品质好,价格也就高了。”徐祥英告诉记者,现在茶园每年可生产干茶2700公斤,利润有100多万元。

据了解,今年我省将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800个,打造长三角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建基地100个、总数达466个。

锻造金字招牌

把特点变亮点和卖点

能够称得上“土特产”,必须是具有特色和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特”,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自己的金字招牌。

在龙眠生态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茶园旁的另一个山头,山岗上种满苍翠的油茶树,此处便是安徽龙眠山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油茶种植基地。在该公司的品牌展览馆内,各种油茶产品琳琅满目,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品牌商标注册证书被摆放在显眼位置。

“有了这些认证,市场和消费者才认可我们的品牌,才能卖得上价,不然连大型商超都很难入驻。”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纪明清表示,“酒香也怕巷子深”,地域特色产品更需要品牌带动,才能拓宽销路。

徐祥英也认同此观点。“像我们这种规模化企业,会打造自己的品牌,比一些散户的茶叶每斤价高近200元。”徐祥英说,“每到采茶季,品牌茶企的产品会被早早订完,而散户只能靠合作茶企收购。”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品牌为要。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培育全国有影响力的“皖美农品”品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缺少品牌支撑,是众多优质特色农产品难以规模发展的共性原因。

以“桐城小花”为例,知名度上与众多名茶有较大差距,算得上是“小众茶”。这是影响其价格和市场大小的重要原因。“这有‘桐城小花’产业体量不大的原因,但更多是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徐祥英告诉记者,“桐城小花”产量较小,一般茶企都有固定客户,所以对品牌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营销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是品牌化不强的另一个原因。”桐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忆林坦言,桐城正着力培育茶产业领军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加工厂,同时加大宣传,以先进的营销方式培育“桐城小花”品牌。

推动全链条升级

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办法。不少地方的小品种特色产业,成为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大产业。

“这些成功的地方,一条关键做法是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杨亚明说。

“除了自有油茶种植基地,我们还通过合作社的方式与农户合作,共建立油茶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2000多亩,未来3年至5年就将迎来油茶果盛产期。”在安徽龙眠山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纪明清对记者说,“我们还拥有年产7000吨的茶籽压榨、精炼等生产线,日产45吨的浸出及提取茶皂素深加工的现代化生产线和各类检测、研发设备,并建有可存储2500吨的油罐。”

依托集种植、规模化深加工、产品研发与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该公司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国油茶百强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不仅生产优质油茶产品,实现企业盈利,还助力当地产业振兴。记者了解到,公司牵头成立油茶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

“我们还为油茶种植户提供技能培训,与农户签订茶籽保底价收购合同,带动周边乡镇200余户农民增收。”纪明清说。

省委一号文件强调,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近年来,我省通过引导建设“两基地一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加快打造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截至2022年底,全省31个区域特色农产品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累计带动农户50.64万人、实现增收12.21亿元以上。

标签: